二十四节气表顺序排列时间

玉成252025-04-11

二十四节气,作为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,精妙地依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进行划分,精准地标志着一年中各个时段独特的气候与物候现象。这些节气宛如一幅幅细腻的画卷,缓缓展开在大自然的怀抱中,诉说着季节更迭的故事。下面是二十四节气表顺序排列~

一、二十四节气表顺序排列

‌立春‌(每年2月4日或5日):春季的开始,万物开始复苏。

‌雨水‌(每年2月19日或20日):降雨开始增多,有利于农作物生长。

‌惊蛰‌(每年3月5日或6日):冬眠生物苏醒,气温变化大。

‌春分‌(每年3月20日或21日):昼夜几乎相等,春季进入全面生长期。

‌清明‌(每年4月4日或5日):气温回升,春意盎然,适合踏青祭祖。

‌谷雨‌(每年4月20日或21日):雨水增多,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。

‌立夏‌(每年5月5日或6日):夏季的开始,万物生长蓬勃。

‌小满‌(每年5月21日或22日):夏熟作物开始饱满,但尚未成熟。

‌芒种‌(每年6月5日或6日):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收获。

‌夏至‌(每年6月21日或22日):白昼最长,正式进入盛夏。

‌小暑‌(每年7月7日或8日):炎热季节开始,气温上升。

二、二十四节气表顺序排列

‌大暑‌(每年7月22日或23日):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。

‌立秋‌(每年8月7日或8日):秋季的开始,草木开始结果。

‌处暑‌(每年8月23日或24日):暑气逐渐结束,天气变凉。

‌白露‌(每年9月7日或8日):气温下降,夜晚出现白色露珠。

‌秋分‌(每年9月23日或24日):昼夜等长,秋季进入盛收期。

‌寒露‌(每年10月8日或9日):天气更冷,露水渐凝。

‌霜降‌(每年10月23日或24日):初霜出现,对农作物有影响。

‌立冬‌(每年11月7日或8日):冬季的开始,万物活动趋向休止。

‌小雪‌(每年11月22日或23日):开始降雪,但雪量较小。

‌大雪‌(每年12月7日或8日):天气更冷,降雪可能性增大。

‌冬至‌(每年12月22日或23日):白昼最短,进入寒冷冬季。

‌小寒‌(每年1月5日或6日):气候寒冷,程度逐渐加深。

‌大寒‌(每年1月20日或21日):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