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暑三伏天,酷热难入眠。” 大暑,是二十四节气中最热的节气,仿佛是夏日的一场 “火焰盛宴”。太阳的热度达到极致,炽热的阳光像火舌一般舔舐着大地,气温飙升至顶点,酷热难耐。街道上几乎看不到行人,偶尔有车辆匆匆驶过,扬起一阵热浪。田野里,农作物在高温下承受着严峻的考验,一些不耐热的植物叶片开始卷曲,水分迅速蒸发。河流中的水也被晒得温热,鱼儿都躲到了阴凉的水底。夜晚,热气依旧不散,人们难以入眠,只能在庭院中或阳台上,摇着扇子,试图驱赶那股扑面而来的热气,盼望着能有一丝凉风拂过。
一、2025年大暑是几月几日
阳历日期:2025 年 7 月 22 日 21 时 29 分
农历日期:乙巳年六月廿八
含义:大暑代表着炎热达到了巅峰状态,是一年中气温最高、阳光最强烈的时段。此时,阳气最为旺盛,但物极必反,此后阳气开始逐渐减弱,阴气慢慢滋生。在农业生产中,高温天气对农作物生长既有促进作用,也带来了挑战,需要人们加强田间管理,做好防暑降温、灌溉浇水等工作,以确保农作物能够度过难关,继续茁壮成长。
二、大暑的习俗
喝伏茶、晒伏姜、举行 “过大暑” 的活动
在一些地方,大暑有 “喝伏茶” 的习俗。伏茶是一种由多种草药熬制而成的茶水,常见的草药有夏枯草、金银花、甘草等,这些草药具有清热解毒、消暑解渴、祛湿等功效。人们会在村口、寺庙、社区服务中心等地设置免费的伏茶点,用大铁锅或保温桶煮好伏茶,供过往行人饮用。伏茶点往往会摆放一些桌椅,人们可以坐下来,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伏茶,感受着草药的清香在口中散开,身体的燥热也随之减轻。还有 “晒伏姜” 的习俗,将生姜切片,用红糖腌制后,放在阳光下晾晒,制成伏姜。伏姜具有温中散寒、回阳通脉的作用,在大暑期间食用伏姜,有助于驱散体内的寒气,增强身体的抵抗力。此外,有些地方会举行 “过大暑” 的活动,人们会祭祀祖先,准备丰盛的祭品,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度过炎热的夏天。在一些农村地区,还会组织村民们一起制作防暑降温的物品,如用蒲草编织扇子,互相赠送,传递着邻里之间的关爱与温暖。